奇蒿是什么植物?
奇蒿(Artemisia anomala S. Moore )是菊科、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側根多數;根狀莖稍粗,彎曲,斜向上。莖單生,高可達150厘米,具縱棱,葉片厚紙質或紙質,上面綠色或淡綠色,背面黃綠色,邊緣具細鋸齒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具短柄,中部葉卵形、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上部葉與苞片葉小,無柄。頭狀花序長圓形或卵形,總苞片半膜質至膜質,背面淡黃色,無毛,外層總苞片小,卵形,雌花花冠狹管狀,花柱長,兩性花花冠管狀,花藥線形,長三角形,瘦果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。6-11月開花結果。
分布于中國河南(南部)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(東部)、貴州;越南也有分布。生于低海拔地區林緣、路旁、溝邊、河岸、灌叢及荒坡等地。
奇蒿含揮發油,主要成分有黃酮苷、酚類、氨基酸等。奇蒿的全草入藥,有活血、通經、清熱、解毒、消炎、止痛、消食之效,中國民間用于治療腸、胃及婦疾患,亦用于治血絲蟲病,還可代茶泡飲作清涼解熱藥。
奇蒿的形態特征是什么?
多年生草本。主根稍明顯或不明顯,側根多數;根狀莖稍粗,直徑3-5毫米,彎曲,斜向上。莖單生,稀2至少數,高80-150厘米,具縱棱,黃褐色或紫褐色,初時被微柔毛,后漸脫落;上半部有分枝,枝彎曲,斜向上或略開展,長5-15厘米。葉厚紙質或紙質,上面綠色或淡綠色,初時微有疏短柔毛,后無毛,背面黃綠色,初時微有蛛絲狀綿毛,后脫落;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,稀倒卵形,不分裂或先端有數枚淺裂齒,先端銳尖或長尖,邊緣具細鋸齒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具短柄,葉柄長3-5毫米;中部葉卵形、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9-12(-15)厘米,寬2.5-4(-5.5)厘米,先端銳尖或長尖,邊緣具細鋸齒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葉柄長2-4(10)毫米;上部葉與苞片葉小,無柄。
頭狀花序長圓形或卵形,直徑2-2.5毫米,無?;蚪鼰o梗,在分枝上端或分枝的小枝上排成密穗狀花序,并在莖上端組成狹窄或稍開展的圓錐花序;總苞片3-4層,半膜質至膜質,背面淡黃色,無毛,外層總苞片小,卵形,中、內層總苞片長卵形、長圓形或橢圓形;雌花4-6朵,花冠狹管狀,檐部具2裂齒,花柱長,伸出花冠外,先端2叉,叉端鈍尖;兩性花6-8朵,花冠管狀,花藥線形,先端附屬物尖,長三角形,基部圓鈍,花柱略長于花冠,先端2叉,叉端截形,并有睫毛。瘦果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?;ü?-11月。